自由泳巅峰对决,新星闪耀泳池,老将再创传奇
7
2025 / 09 / 19
“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埃塞俄比亚选手刷新赛会纪录”
10月的北京秋高气爽,金色的阳光洒在长安街上,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15日清晨7时30分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来自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选手齐聚一堂,共同挑战42.pg模拟器电脑版195公里的极限征程,经过激烈角逐,埃塞俄比亚选手塔德塞·莱盖塞(Tadese Legese)以2小时04分32秒的优异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并刷新了北京马拉松的赛会纪录,女子组方面,肯尼亚选手佩雷斯·杰普契奇尔(Peres Jepchirchir)以2小时18分45秒的成绩摘得桂冠,展现了强大的耐力与战术素养。
作为世界田联金标赛事,2024北京马拉松延续了高规格的办赛标准,赛道沿袭经典路线,从天安门广场出发,途经西长安街、昆玉河、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地标,最终抵达终点奥林匹克中心区庆典广场,赛事组委会在沿途设置了15个补给站、8个医疗救助点,并配备超过2000名志愿者,确保选手安全完赛。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赛事首次引入“绿色马拉松”理念,组委会与环保机构合作,采用可降解材质制作参赛包、号码布及完赛奖牌包装,并在赛道沿线增设垃圾分类回收点,减少赛事对环境的影响,北京市体育局局长李颖川表示:“我们希望将北京马拉松打造为竞技水平与可持续发展并重的标杆赛事。”
男子组比赛中,塔德塞·莱盖塞从起跑阶段便展现出强劲实力,半程用时1小时02分15秒,领先第二集团近1分钟,尽管肯尼亚选手埃文斯·切贝特(Evans Chebet)在30公里后试图加速追赶,但莱盖塞凭借稳定的配速和最后5公里的冲刺,最终以领先亚军47秒的优势夺冠,他的成绩不仅打破了肯尼亚选手基普乔格(Eliud Kipchoge)在2019年创造的2小时07分06秒的赛会纪录,更成为北京马拉松历史上首位跑进2小时05分的选手。
女子组竞争同样激烈,佩雷斯·杰普契奇尔与埃塞俄比亚选手亚勒姆泽夫·耶华劳(Yalemzerf Yehualaw)在35公里处展开拉锯战,最终杰普契奇尔凭借丰富的赛道经验,在最后2公里甩开对手,以2小时18分45秒的成绩卫冕成功,亚洲选手中,中国名将张德顺以2小时26分11秒获得女子组第四名,创下个人赛季最佳成绩。
除了精英选手的精彩表现,大众跑者同样是赛事的主角,72岁的退休教师王建国以5小时28分完成全程马拉松,这是他连续第15年参加北京马拉松。“跑步让我忘记年龄,每一步都是对生活的热爱,”他赛后激动地说,本届赛事还吸引了500余名视障跑者在陪跑员协助下参赛,彰显了体育的包容性。
为提升跑者体验,组委会在终点区设置了“冰敷区”“筋膜放松站”等特色服务,并首次推出“数字完赛证书”,选手可通过手机实时查询分段成绩与赛道照片,来自上海的跑者刘婷表示:“从补给到赛后服务,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感受到组委会的用心。”
一场马拉松的背后,是庞大的产业链效应,据北京市旅游局数据,本届赛事带动周边酒店、餐饮、交通等行业消费超过2.3亿元,运动品牌特步为赛事提供官方装备,其新款碳板跑鞋“160X 5.0”在赛前预售量同比增长40%,体育经济学者张伟指出:“马拉松已从单纯的竞技活动升级为城市名片和消费引擎。”
尽管中国选手在本届赛事中未能站上领奖台,但张德顺、杨绍辉等运动员的表现仍可圈可点,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楠表示:“我们将通过青训体系优化和科学化训练,力争在2025年全运会上实现突破。”
如何平衡赛事规模与服务质量、规避“替跑”“抄近道”等乱象,仍是行业需要解决的课题,国际田联技术代表马克·桑德斯(Mark Saunders)建议:“引入更多科技手段,如人脸识别和芯片追踪,将有助于提升赛事公信力。”